本文共 143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模型驱动开发Model Driven Development (MDD) 是一种以模型作为主要工件的高级别抽象的开发方法,模型在工具的支持下,被作为核心资产被转换成代码或者可运行配置。现在软件业存在多种MDD开发方法,本篇将对MDD进行概要介绍。
在过去多年,软件开发面临了多个挑战,新的需求和存在系统不断增长,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,以至于我们很难及时的构建它们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就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,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模型驱动开发。 MDD代表了一套理论和工业化软件开发的方法框架,在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中系统的的使用模型作为主要工件,它主要为了解决软件的两个根本危机:复杂性和变更能力 。
使用模型作为文档和规范是有价值的,但是它需要严格的管理方式来确保模型是持续更新的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迫于时间压力经常会出现于实现不一致的模型,这对开发和项目其实是不利的。而MDD的基本思想是让开发中心从编程转移到高级别抽象中去,通过模型转成代码或其他工件来驱动部分或全部的自动化开发。
模型是一种建模语言,它需要我们自己根据业务和技术需要去设计它,在架构、分析、设计、实现等不同阶段都会存在多种模型, 如企业架构模型、技术架构模型、领域模型、UI模型、数据库建模、业务规则模型、系统部署模型、测试模型等。
建模的过程是由不同阶段的成员来完成,有些模型之间有引用关系,应用软件通过所有人的建模工作而构建起来。
模型和建模这两部分内容已经存在很多方法,它们在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已经处于重要位置,但是在需要哪些表达模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模型存在着差异。传统的模型只是一个设计蓝图,而MDD必须满足额外的要求,这些模型必须是可读的,也就是说必须存在第三个阶段,也就是模型转换:model to model (M2M) 和 model to code (M2C)
参考:
本文转自 jingen_zhou 51CTO博客,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51cto.com/zhoujg/517122,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